我是林于睎,高一那年拿到一份下學期社團招募社員的傳單「學志盟」。原本在熱舞社的我,沒那麼開心,就跟朋友們一起轉社了。加入之後也去到成立社團的校園之愛,那是一個很有愛的地方,相處下來像家人一樣,後來持續接觸到了許多服務活動。

剛開始參加社團的我,其實蠻怕生的,不太敢主動找別人說話,常常自己獨處,不然就是緊跟著認識的人;有朋友在我的場合,我才敢大聲地說話,一直到參加偏鄉小學的服務學習營,狀況開始改變~

第一次參加營隊的時候,我的確都躲在角落,不敢主動找人,連小朋友都沒有很想跟我說話,就這樣結束了第一次營隊。

雖然第一次參加營隊感覺沒有很好,但在大林老師跟社團同學的鼓勵下,我便下定決心要跟上一次不一樣,鼓起勇氣交了報名表,參加了第二次營隊。

這次因為自己有目標要達成,便鼓起勇氣去跟小朋友說話……;到後來第三次、第四次、第十幾次,我從不太敢說話,常常自己躲在角落,到後來敢上台分享,甚至開始用體驗教育帶人,不光是一兩個人,而是帶領整個志工團隊。

期間我還參與了天使心及老人醫院的服務。

剛開始去天使心時其實挺挫折的,同時要帶自閉症的孩子+過動症的孩子。記得那時候,一個安靜的不理我,我還邀他一起玩拼圖,卻被他丟在旁邊;另外一個衝來衝去,我怎麼也追不到。

結束後,一起前往服務的志工們,會一起進行反思,分享經驗互相學習。我們也才體會這些孩子家長的辛苦,比起我們短短一兩個小時的服務,家長們可是每天24小時呢!

而老人醫院的服務,則是改變了我對長輩的想法!從前覺得老人家很麻煩,但在幾次服務後,慢慢的發現老人家的溫暖。

我服務的那位阿公,被稱為「兩齒」阿公,總是對我們(志工)說:「不用啦!不用啦!」想要婉拒這個服務。我原本以為,是我們犯了什麼錯誤嗎?後來發現他只是覺得怕麻煩到我們,所以才會一直拒絕我們!

後來我們每次都笑嘻嘻地對阿公說:「阿公,我們一起玩!」就帶著他一起跳舞、玩桌遊,漸漸的就沒有這麼排斥,也接受我們的愛與陪伴。

服務學習對我最大的幫助,就是讓我從害羞變得比較外向,可以自信的對人說話,甚至可以去帶後面的學弟妹學習。

校園之愛裡許多志工前輩,像是兔子、阿濂……等,對我總是有很多很多的包容。起初的我脾氣不太好,又不知道怎麼表達,講話超直接,可是他們卻從來沒有罵過我。而大林老師和立芊老媽更是對我再三寬容,不管我犯了什麼樣的錯,他們卻說:「沒事的,我們再來一次。」無論是參加營隊,或是去哪裡服務,他們都鼓勵我:「妳就放心去做做看。」既使最後沒有表現得那麼好,他們仍然持續鼓勵我,所以慢慢的,我開始敢接受更多的挑戰。

承襲志工前輩所作的,我後來也開始嘗試著去帶弟弟妹妹;剛開始覺得超難!但是一想到從前學長姊帶我、鼓勵我的榜樣,讓我也願意按著那個美麗的記憶去對待弟弟妹妹,和他們相處,給他們鼓勵。他們的回饋和成長,反而給我更大的激勵。

七年的累積,連家人也感覺到我的變化:從前我不太理家人,覺得自己過得得好就好,沒想過去關心或影響這麼多人!但從進校園之愛開始,我感覺自己是被愛的,現在我可以去愛人,正向影響別人。像老師們、學長姐帶我,我再去帶學弟妹,他們又再去帶其他人,變成一個把愛傳出去的過程。

因為自己在營隊中成長,所以我希望有更多青少年藉著服務營隊,或是其他的服務行動,看見不一樣的自己,讓他們知道自己不僅僅只是一個國、高中生,而是有能力可以去幫助別人,影響更多人成為愛的種子,散播到各地,讓每一個地方因此感受到愛,並且肯定青少年是有盼望、有能力的。

以下,是我想對未來新來的志工鼓勵的話:
「嗨!弟弟妹妹們,我剛開始跟你們一樣會害怕,覺得做志工對我來講太遙遠;我這麼一點點能力,能做什麼事呢?
但你要相信,每個人都有優點,有的是唱歌、跳舞,也有的是善於傾聽…,每個人都不一樣。你要相信,在這裡可以提昇自己的能力,從七、八十到超過一百。甚至你會發展出第二種能力;因為在這裡,你不是孤單的,有很多人陪你一起,幫助你,跟你一起成長。甚至有時候你自己的改變,也能影響身邊的人,激勵他們和你一起成長。別再猶豫了,快快加入呦!」